中醫(yī)體質辨識儀廠家認為,移情變氣,為病人創(chuàng)造良好的環(huán)境條件,充分利用有益于身心健談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,轉移和分敗其相對固定的情志指向,移易、變更其柏神意念活動,以達到調攝情志的目的。
當患者沉溺于惡劣的情緒狀態(tài)中不能自拔時,可以培養(yǎng)或發(fā)展其多種情趣愛好,并適當加以誘導,來治療和防范心身疾病?梢韵攘私馄湫睦硖攸c,興趣所在,投其所好,“好棋者與之弈,好音樂者與之蘆笛”吸引和激起患者的樂趣,轉移其對病的注意,移其心則忘其病,其后漸愈。
移情并不是壓制情感,而是改變情志活動的指向;易性并不是取消個性,而是更易其消極的情志狀態(tài);把心身創(chuàng)傷等不良剌激變?yōu)閵^發(fā)努力、積極進取的動力。通過移情易性的行為疏導,有時可以讓患者幡然悔悟,脫胎換骨,一掃懈怠消極的心態(tài),心有所托,志右所向,主動寄情于商雅的志趣。
以情制悄垃中國古代最典型而系統(tǒng)的心理治療方法,是根據(jù)中醫(yī)情志及五臟間的生克關系,用互相制約、互相克制的悄志來轉移和干擾聯(lián)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,借以達到協(xié)調悄志的目的。如喜傷心者,以恐勝之;思傷脾者,以怒勝之;悲傷心者,以喜勝之;恐傷腎者,以思勝之;怒傷肝者,以悲勝之等。張子和說:“以悲制怒,以愴側苦楚之言感之;以喜治悲,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;以恐治存,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;以怒制思,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;以思治恐,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。凡此五者,必詭詐譎怪,無所不至,然后可以動人耳目,易人聽視”。